论阅读

缘起

在人民日报看到一篇有关深度阅读的文章,对“阅读”这个现象有所感想,越想越多,因此整理出文字,梳理自己的想法,也供同好们指导。成文匆促,贻笑大方之处,尚请包涵。

什么是“书”

阅读这项活动一般上和“书本”这个事物焦不离孟;说起阅读,一般人都会默认就是指“读书”,然而“阅读”这种形式的思考活动,其实并不只限于书本。这点容后再表。这节要要探讨的,是“书”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书”是如何影响或曰造成“阅读”这一项思维活动的。

“书”,当然不是一沓上面打印着许多字的纸张。这只是书的一种物理体现形式。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现在许多书都已经电子化了。然而即使没有了纸张,没有了打印的墨水,只要其中文字以某种形式排列及呈现,我们便能知道:这是一本书。相反的,即使是一沓纸上印了许多文字,但是文字并不形成可被理解的内容,我们也知道:这不是一本书。

那么书是不是就是打印在纸张上的内容呢?这个说法有两个问题。第一、如上所述,书未必要打印在纸张上。在手机里电脑上的电子书也是书。第二、打印在纸张上的内容,也未必就是“书”。比如说“画册”、“乐谱”等,这些集合成册的内容集合体,细细想来,似乎也不能简单地归类为书。文字太少的,比如这篇文章,或者报纸上的新闻,也似乎够不到“书”的标准。“书”似乎对文字的数量、内容以及排列呈现方式有一定的要求。

新华词典对“书”的定义是“成本的著作”;言简意赅,但是不好理解。我在这里对“书”这项事物进行比较详细的描述,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对于我们理解“阅读”这项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书”从本质上来说,是在一定字数范围内,围绕某一个主题通过语言所进行的完整的有组织性系统性及目的性的篇章式论述的信息载体

书首先是一种信息载体。这个很好理解。然而书上所承载的信息必须具备某些特征。首先,其信息量不能太少,必须能够“成本”。这似乎与我们对“书”的物理印象有关,但是在这篇文章中,这个特征并不重要。其次,书本上的信息必须是有组织性的:它必须符合人类逻辑思维的特征。它必须有明确的层次、递进、因果等逻辑关系,而这些内容都必须围绕着某个主题、并就这个主题有着一定的目的;探讨某个议题、阐述某个故事等。书本上的信息必须是完整的;这并不是说书本必须容纳所有相关信息;这不可能。所谓完整,是书上所承载的信息足够完成书本的目的;故事不能说一半,论文不能没有结论等。最后,书上的媒介,必须(主要)是人类语言,而不是其他的媒介。而语言的抽象性质,决定了“书”上的内容都是高度抽象的。

“书”之所以是这种体现形式,和人类语言的性质息息相关。然而这里不加拓展,略过不表。

“书”如何产生“阅读”这项活动

与“书”相对应的,是“阅读”这项活动。“阅读”(相对书来说)可简单理解为从书上吸收信息的过程。然而,由于“书”的体现形式及信息特性,就导致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思维活动也同样的呈现某种特征。

首先,在阅读的过程中,理性思维占主要部分。书本的物质形态基本上就是白纸黑字,从感官刺激的角度来说,是非常单调的。要从白纸黑字中读出精彩的内容,无可避免要靠理性思维来进行抽象到具体的转化。即便是感性的内容(比如说小说),读者也必须先将白纸黑字使用理性分析在脑海中具象化为场景,才能真正运用感性思维去体会其中内容。

其次,由于“书”是高度组织化、系统化及有目的性的语言,这就使我们的思维,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组织性及系统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考某项事物的各个角度。由于书本必须是(某种程度上)完整的,因此在作者必然会在写作的过程中,系统性的将自己思考问题的各个角度一一阐述。而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维也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学会如何从各种角度(至少书上拥有的角度)来审视同一项事物。这就是为什么读书越多的人,思考问题会更全面。懂的知识多寡只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以及要从什么角度去思考一项事物。

(二)事物的层次、递进及逻辑关系。书上的内容是高度抽象化、组织化及系统化的,也就是说,书上的内容,一般上都隐含了作者解构所论述事物的层次关系、递进关系及逻辑关系的方法。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维也得到相关的锻炼,获得对某项事物进行解构的能力。

(三)如何组织语言及表达。书上内容的文字,一般上都是经过良好的组织,便于读者理解。这使得我们在阅读时,思维也进行了一次组织能力的见习。

简单打个比方,阅读书本,除了能够获得书中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让思维接受某种类似“格式化”的锻炼,培养各种高层次思维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锻炼,甚至比书中的内容更加重要。毕竟我们可以不同意书中的内容,甚至有些内容由于环境的不同并不适用,但是思考方式则能够应用在其他更多的方面。

这也是“阅读”的本质;而不是将书本中的文字复印进记忆中就是阅读了。相反的,就算你把书本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思考方式是不会忘的,因为它是一种(脑)肌肉记忆。浅层次的阅读看的是内容,深层次的阅读看的是方法。阅读也讲深入浅出:当你理解作者的思考方式,书本的内容不用记也能自然而然的推演出来。

这有点像武侠小说中,剑术最高的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听起来很玄,其实就是脱离了形式,而掌握了方法,就能“一法通、万法通”了。

脱离形式的“阅读”

当我们将“阅读”理解为某种形式的思维活动后,便能够将其与具体的“看书”活动分开对待;毕竟我们能够在不同的活动中应用类似的思维活动形式。

总结上一节,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及“阅读”是一种多角度、具有高度组织性、系统性、带有目的性、并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这种“阅读”的思维其实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活动中。在这点,英语当中的“read”这个单词给我们提供很好的证据。

除了“read a book”中的“read”(意为“阅读”),英语中的“read”也能运用于以下的情景:

  • He is very good at reading a situation. (他很擅长解读情况。)
  • If I read the movie correctly, it is trying to say… (如果我对这个电影的解读正确,它要传达的信息似乎是……)
  • I can’t read his intentions.(我不了解他的目的。)

以上在英语中“read”都与“看书”这项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但选择了同一个词汇却揭示了这些活动中与“阅读书本”相似的思维活动。在汉语中,“读”这个活动,起码应该涵盖“阅读”及“解读”的几个义项。

也因此,我们在探讨一个人是否有“阅读”的习惯时,是否以“看书”的形式来阅读其实是不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是否能将这一形式的思维方式应用在各种活动中。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看电影,甚至玩游戏,也有单纯的感官享受和深度“解读”之分。因此在这个内容的体现形式多样化的时代,我们大可不必执着于“看书”这种形式,而注重于通过不同的活动来培养“阅读”的能力。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这种阅读的思维方式脱胎于“书本”这个形式的信息载体,那么要训练“阅读”这种思维方式,最好的方法还是通过“阅读书本”。

关于“阅读”的几点小建议。

根据我们对“阅读”的理解,我们可以对阅读这项活动做出几点建议:

  • 由于阅读(特别是书本)本身就是一项相对缺乏感官刺激的活动,我们在培养阅读能力时应该先从趣味性比较高的小说、散文等入手,再逐渐的培养阅读理论性文章或书本的能力。对本身就是高度理论性及抽象的内容,我们可以不局限于纯文字的阅读,而是辅以图像或影像等直观的内容体现形式。
  • 在阅读书本时,不必刻意去强调“阅读”的思维过程。如上所述,书本这种信息载体本身就蕴涵了“阅读”这种思维过程。读书以读懂为目的。如果你读懂了,自然而然的也培养了这种“阅读”的思考方式。
  • 尝试将这种“阅读”式的思维方式应用在其他媒介的内容上,比如电影,甚至与别人的交谈之中。
  • 将“阅读”视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锻炼,而不是信息来源。书本作为一种信息来源其实有很大的缺陷(比如,书本上的信息一般都是第二手信息、都会受作者的个人世界观所限制等)。
  • 注重结合实践。阅读活动从学习过程来说,属于摄入环节。而学习活动如果只有摄入而没有相应的实践作为输出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虽然阅读的能力非常重要,也不能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